如果我们从上海开一辆车,往江苏跑,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现象:这边是农田(上海),过了河道江苏就是高楼大厦。北京跟燕郊也存在。
这种现象,应该是国与国边界才会存在。比如,加拿大和美国、墨西哥和美国,他们会把城市贴着美国修,美国不会贴着往边上修。除此之外,一个国家内部,绝不应该出现土地上这样的现象。
问题就来了,这个土地为什么不能连在一起?
原来我们传统认识里,对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关系,认识不足。现在很多人总觉得是“分蛋糕”过程,大城市发展慢一点,大量产业、资源就往中小城市去了。
但我们从研究中得到结论,一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跟外围之间,是存在辐射带动作用的。中心城市如果做小了,龙头就做小了,城市群的发展动力没有了。如果上海的创新能力受到制约,对周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就小了。
华为是个非常好的例子,研发总部在上海,你去调研知道,对于临近的江苏,不管是房地产、消费,都产生拉动作用。
经济到这个阶段,分蛋糕的思维不能继续了,大家要多看到共赢作用。
思维方式上,我们不能理解为:把上海的产业搬到我这里来——这不是对接。应该是规划上、土地供应上、基础设施上对接,相互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。
这样一来,中心城区跟周边的辐射带动、分工,不管从经济密度、土地价值、产业分工,形成这样一个梯度发展格局,是比较好的格局。
胜亿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