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有媒体曝光,多家知名连锁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,将牙刷、面膜、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“牙科用毛刷”“医用敷贴”“医用隔离垫”等医疗器械,诱导消费者购买,以此套取医保基金。
从新闻报道披露的细节看,当前此类骗保行为已形成成熟的灰色产业链:生产企业利用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门槛较低的空子,为普通日用品披上“医用”马甲,使其具备医保结算资格;连锁药店则利用医保定点资质,以“可刷医保”为卖点,误导消费者购买此类伪医疗产品。其中,有企业通过与头部连锁药店合作,将防晒口罩、防晒袖铺货到全国近2万家药店,相关合同金额高达9000万元,足见其规模之大、影响之广。
在部分药店的刻意诱导下,一些参保人也忽视了医保“专款专用”的本质,主动参与到套取行为中。网上流传的“医保卡薅羊毛攻略”,更助长了这种错误认知。需要明确的是,医保个人账户虽归个人支配且可累积,但其本质仍是医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明确的医疗用途,绝非可以随意支取的“零花钱”。若人人都违规挪用,医保基金将被一点点“薅”空,最终损害的将是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。
我国法律早已为医保基金的规范使用划出红线,社会保险法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只能用于支付医疗相关费用,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》也严禁定点医药机构协助套取医保资金。2024年“两高一部”联合发布相关指导意见,进一步细化了医保骗保的定罪量刑标准,为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同年,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,显示出监管力度正持续加大。
面对骗保手段不断翻新的现状,与时俱进提高监管质效至关重要。有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常态化、智能化监管机制,对异常交易实时预警,完善黑名单制度和举报奖励机制,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。同时,参保人也应自觉抵制用医保卡购买非医疗产品或套现行为,这既是对自身长远健康负责,也是对医保体系的共同守护。
医保基金是全民的“救命钱”,其安全可持续运行关乎社会稳定与民生福祉,不容任何形式的套取。唯有织密织牢监管网,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,确保每一分基金都用在“刀刃”上,才能让医保制度真正惠及每一位参保人。(马树娟)
胜亿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